“这个项目部,无论是在技术、工艺、装备,还是在进度、安全和质量标准化建设上,都代表着煤建行业综掘施工的最高发展水平。”在前不久召开的中煤矿建杨家村煤矿综掘快速施工现场会上,专家和同行们给出了一致的评价。中煤矿建29工程处杨家村项目部通过开展QC活动,走出了一条综掘施工管理创新之路。
攻坚克难创高产
杨家村煤矿位于鄂尔多斯东胜区,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中煤矿建29工程处杨家村项目部所承包的工程包括覆盖岩石斜井(下山)、岩石上山、岩石平巷、半煤岩巷、煤巷、大断面切眼施工等,时间紧、任务重,传统的炮掘施工方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需求。进点后,项目部大胆决定采用综掘施工。但是,在现场应用中,受诸多条件影响,设备故障率高、开机率低、配件损耗大、粉尘治理难、支护和运输不到位等问题凸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施工速度和经济效益甚至比不上炮掘施工。
面对全新挑战,一场围绕推进综掘施工管理的QC活动由此展开。为使掘进机在施工中“游刃有余”,QC小组首先从改造掘进机入手,将普通型截齿改为高强度截齿,实现了掘进500米截齿零消耗。对两个齿轮油泵、两套操纵油路进行了分立控制,同时对刮板以及链环进行了合理改造,成功解决了掘进机内外喷雾接头外露、易蹩卡、易碰伤,分流器不同步等常见问题,还极大提高了耙爪的装载能力。
其次从改造辅助设备入手,针对煤泥易沾滞运输机影响转速,项目部将另一台油泵与第一运输机并联,更换大功率马达。针对支护时出现的泥岩堵钻杆眼,将锚杆钻机水管接上风管,边打眼边扫孔排放粉末。为提高支护速度,在迎头配备了8台顶部和帮部锚杆钻机,采用钻进速度快的风动锚杆钻机,对硬度较高的砂岩顶板使用金刚石钻头,减少了钻进时间。
在切割工序上,先初步截割出断面形状,然后进行二次修整,以达到断面尺寸要求,对不同的岩石性能,项目部也颇有心得。在松软岩层采取从工作面下角由下向上切割,在硬岩采用自上而下切割,在中等岩层,则采取先软后硬的切割顺序。通过以上方法,保证了切入的稳定性和切割速度,每个循环还可减少切割时间5~15分钟。
此外,QC小组还研制出了掘进机二运缓冲跑车装置、掘进机电缆拖拽装置,创新了含水层下山掘进工艺,为在同等条件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项目部成立以来,创出了月综合进尺破千米、连续4个月独头进尺超350米等20余项矿区和企业施工纪录,全部完成24个单位工程,累计进尺2.3万余米,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优良品率高达97%以上,并且连年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精打细算增效益
针对刮板运输机组装费力、耗电量大的缺陷,QC小组研制出了简易皮带机,成功运用到联络巷和转载运输施工中。据介绍,简易皮带机以电滚筒作为驱动装置,将槽钢加工成滚筒座,用手拉葫芦张紧,实现了单机驱动达35米、双机驱动达75米的皮带机输送效果,而且简易皮带机仅需6人6小时即可组装完毕,可节约安装时间12小时。
“每台简易皮带机每个月可以节约电费4.9万元,总计有4台,再加上人工费,每个月即可降低成本30多万元。”技术经理王广斌算了一笔账。
在施工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时,巷道转弯角20度,弯曲前直线段长161米,弯曲后长1050米,投入一台运输机不能满足煤矸运输需求,两台又会造成浪费。为此,QC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和实践,完成了皮带机弯曲装置的研制,在解决问题同时,为巷道设计提供了新的依据,减少了施工工程量,降低成本近300万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11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QC小组还设计了新型刮煤器、“溜灰管式”缓冲器、外强化喷雾装置、泥岩掘进皮带机清扫器、切割头防护罩等,解决了溜眼堵塞、粉尘堆积、喷雾效果差等难题,有效改善了施工环境,减少了9个巷道清理工岗位,每个月节约工资6.3万元。此外,通过皮带机在“十”字交叉路口的创新应用,还减少一台刮板运输机和一个操作岗位。
为提高单进水平,项目部大力推行平行作业法,在切割、敷设、支护、铲底、喷射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有序衔接,使开机率达到了85%,月均进尺实现400米,生产效益提升了20%左右。
项目部丰硕的QC成果在行业中得到高度认可。在刚刚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中,杨家村QC小组榜上有名,这也是3年内两获该项殊荣。此外,该小组连续3年获煤炭建设行业优秀QC小组,连续4年获中煤矿建集团QC成果一等奖。
QC成果的全面开花,直接带动了经济效益的节节攀高。项目部在3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产值近1.8亿元,实现利润3600余万元,尤其是20%以上的年利润率,不仅在煤建行业独树一帜,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也名列前茅。
脚踏实地育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脚踏实地,才能练就好功夫、真本事。”被称为“综掘大拿”的朱友华深知,没有一支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QC活动只是纸上谈兵。
项目部先后引进了数十名技术人员,并重点从生产骨干中发展技术能手,购买了《综掘工艺流程》、《综掘设备操作与维修》、《综掘机司机》等书籍,把每周一、三、五作为综掘施工活动日,开展学习交流和培训考试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每名师傅带出一名新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还重金奖励提供“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的职工。
“我们从掘进机厂家挖来了两名技术专家,边指导生产边授课,带来的效益数十倍于他们的万元月薪。”朱友华欣喜地表示,“精一门、会两手、懂三招”已成为我们职工的必备素质。
项目部在注重培养的同时不忘爱护人才,除了关心思想状况、丰富业余生活外,在提高收入待遇、任用提拔、入选企业“人才库”等方面予以倾斜,有效稳定了队伍和人心,人才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项目部在成立之初只有一个“正宗”综掘队,不到三个月便发展成为三个掘进队、一支特硐施工队,经理部在人才培养上下了狠功夫。”2920队队长刘亚介绍道,“这其中,技术人员和班长级以上管理人员中,青年职工占到了80%,还都是内部培养起来的。”
项目部丰硕的QC成果在行业中得到高度认可。《斜井全液压整体活动金属模板浇筑砼施工工法》获部级工法,《皮带运输机清煤装置》、《适用弯曲场所使用的皮带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锚网喷支护金属网连接新工艺》等3项QC成果获全国煤炭建设工程优秀奖。在刚刚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中,杨家村QC小组榜上有名,这也是3年内两获该项殊荣。此外,该小组连续3年获煤炭建设行业优秀QC小组,连续4年获中煤矿建集团QC成果一等奖,副组长王广斌获评为煤炭行业建设工程QC小组成果优秀发布人。
“项目部现在已把战场转移到了同一片区的转龙湾煤矿和吴四圪堵煤矿。”周树清处长介绍,“正是他们在杨家村煤矿的突出表现,才赢得了这两家建设单位的青睐,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