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煤炭工业提高科学化发展水平,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拥有总量增长、科技创新、结构优化、政策支持和运输缓解的机遇,却也同时面临着结构性过剩压力增大、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和行业管理弱化等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建议,煤炭行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进一步理顺煤炭管理体制,切实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在国家层面,需要建立统一、精简效能和权威的行业管理体制,组建能源部,成立国家煤炭工业总局。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根据各产煤省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形式的煤炭管理机构,配置必要的人员,加强行业管理和协调。设立或恢复专门的煤炭管理机构,配置专门的煤炭管理人员,明确其对煤炭行业标准、发展规划、科技进步、生产安全等承担管理职能。
站在煤炭工业发展战略高度,努力提升煤炭工业科学化发展水平。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就是要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炭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安全高效矿井,淘汰落后产能;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强化安全生产,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切实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认真贯彻落实并积极推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要求,认真开展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工作,设置区域煤炭消费量上限。切实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减少高耗能产业比重。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加快西部”的思路,尽快形成我国煤炭资源梯级开发利用格局。
推进煤炭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努力提高煤炭生产力总体水平。加强煤炭基础理论研究,对煤炭科学研究机构的煤炭基础理论研究继续在人员编制、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加强煤矿围岩支护与相互作用机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冲击地压和千米深井建设、开采动力现象等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共同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推广。重点推广煤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矿热能转换系统等绿色开采技术,瓦斯预抽羽状孔施工技术和深部矿井热害防治等技术。支持开展煤炭机械装备研发,加快推进煤机装备国产化。
关注矿区民生,促进矿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大中央财政对煤矿棚户区改造资金补助力度,提高出资比例,增加省、市级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比例,推进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度,允许企业棚户区改造工程费用进入成本,税前列支,支持煤炭企业加快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继续实行煤矿关闭破产政策,妥善安置煤矿富余人员。允许煤炭企业从煤矿生产成本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转产发展资金或关闭破产清算专项费用,专项用于资源枯竭煤矿接续矿井建设、转产项目投资、职工再就业培训、分离企业生活服务单位、企业破产清算和职工内部退养等各种费用。加强煤矿尘肺病防治监管监察,组织开展尘肺病防治技术攻关,加大对煤矿尘肺病基金会的捐助力度,建立煤矿强制性尘肺病筛查与鉴定制度,将尘肺病灌洗手术纳入《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并享受国家相关政策优惠。
来源:《中国煤炭网》